试论刘毅与崇祯的关系处理。目前状态是:彼此面和心不和。对崇祯而言,当前实力不行,一有余力怕是想拿刘毅开刀,当然排序在建奴、反贼之后。对刘毅而言,直接推翻崇祯是不行的,当前实力还不够,还得借大明这“壳”;并且,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许多做法突破了大明律令,以巨额赞助费拉极度缺钱的崇祯默认许可,非常有必要;刘毅最担心的还有崇祯“迁都”南京,历史上崇祯几次有这想法,奈何群臣反对作罢(这些人家产都在京师,迁了他们损失大);他若进了南京,李闯加建奴也弄不死他,根本不可能攻下处南十府中间的应天府。所以,还得不能让崇祯绝望,输输血,让他觉得他能行,天子守国门!一旦崇祯损失惨重,刘毅最好是把宁锦防线单独接手,让崇…查看原文
建议:制造总局应设置外贸兵器工厂,专门研发(其实是收集古人智慧)、制造、销售冷兵器,这玩意对青弋军没啥威胁,但适应明末绝大多数军队列装,需求十分巨大,甚至欧洲绝大多数军队也就这水平;再过两百年这些玩意仍然有广阔市场。制造总局出产---必是精品!刀剑,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甲胄,射不穿、砍不破、捅不入;驽弓,箭镞,无甲不穿;神机床弩,几十连射,守城利器。为何?无他,咱钢练得好!机械化生产,成本低、产量大。明末市场上,一斤精铁二三十文,土法百炼钢,成本坑爹吧;咱成本比你练铁还低。宝刀、宝剑市卖二十两一柄,绝对是良心价;但咱成本不到二两;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去安南、占城、真腊、暹罗推销,没钱买…查看原文
估算一下青弋军拿下台湾、吕宋,熊老板移民模式 ,开发五年后的农业收益。1.台湾、吕宋后世耕地一亿一千万亩,打算开垦出三分之一加原有基础,耕种四千万亩是比较靠谱;亩单产2.5担稻谷(中原宋明两朝亩产平均2.75担),一年只算两熟(吕宋可以做到两年五熟);大约崇祯十三年两地年可产出稻谷两亿担。2.青弋军收两成总产租税,约4000万担,价值4000万两以上;3.这收的并不高,加上熊老板的一成,共三成;而同期大明佃户交六成以上。4.农户一户带奴隶种一百亩,年总产达到500担,上交150担,吃掉60担,扣除种子等费用折谷100担;大约每户可收益160两银左右(按一担0.85两收购价算),扣除大明同水平生…查看原文
青弋军崇祯九年作战猜想:1.年初,安排许知府串联汝宁府、黄州府联合清剿大别山地区反贼;三府动员士绅捐资各组建两万人民团,共六万,府属各县出人一至两千,青弋军各县派一总旗负责训练;待秋收后轮番佯攻迁民,腊月构成无缝封锁线,实施“囚笼战术”;青弋军出动两个师作快反部队策应 。2.四月初水师、陆战队一师带一个九州师一个高丽师进驻台湾,年底前完成清剿土著任务,择机攻下两个西班牙、菏兰殖民者基地。3.四月份,水师载两个骑兵师带一个九州师一个高丽师,先扫平库页岛,再沿黑龙江出海口登陆,一路扫荡至上京(哈尔滨),抢财物、抢马、抢牛、抢羊、抢汉民,回库页岛安置为牧场,两个团带九州师负责防务和与土著贸易,组建土…查看原文
刘毅将于崇祯九年三月接收台湾岛,吹响了进军南洋的号角!军事行动先行,移民随后;而军事情报更是要早行。好在有郑芝龙配合,而南洋又有无数华人,基本上是以姓氏或大陆地域抱团存在;相当一部分虽然闯南洋多少代人,但根还在大陆,在广东、福建亲族不少,并且还联系着。情报军若想事半功倍,完全可以从其大陆亲族入手,以南十府商贸、求学、参军、当官为纽带,吸收合适者进情报军或协助情报军工作,到时到南洋当官办差。这样可以尽快摸清南洋情况,取得当地华人支持。南洋西方殖民者就菏兰、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人数和兵力少,只能占据沿海港口城镇,广大区域几乎是兵力空白。这个特点,特别适合于青弋军以特种作战达到目的。…查看原文
之所以鼓动刘毅大造经营海外舆论,关键是经营海外并不容易,仅仅办学校得多少人呐!明末90%以上是文盲的时代,读书人何其珍贵,不是说知识就是财富么,人才的竞争才是顶级之争;并且,能读书的人绝大多数有财产,团结、用好这个阶层也是重要的。明末读书人不是读书不努力,只是八股害死人;想当官是吧,当不上大官小官也是官,好吧,八品、从八品、九品、从九品刘毅是可以任命的。全大明发招贤榜,来一波都督府每年公务员考试。举人、秀才、小吏可报考,先免费集中培训半年,学习新知识,启发兴趣,发掘潜质,再考。录取后,任职培训半年,实习,可去十府搞乡镇一级管理,可以搞城管、可以当老师、可以进制造总局;胜任的,还想升官的,凭业绩…查看原文
刘毅去海外搞事,应该在大义上做做文章,堵住那些无事生非者的嘴!大明高祖、成祖没人敢反对吧!咱新军去这些地方就是继承老祖宗的遗志。旧港宣慰司、云南三宣六慰、安南布政司、奴儿干都司今何在?吕宋、苏禄等藩国过得怎么样?海外游子有没有被人欺负?谁反对的就是不孝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再让高丽王、琉球王进京谢恩,感谢皇帝派出新军救藩国于水火!一番骚操作,谁敢反对。朝中奸臣们了不起,使阴招!刘毅能是吧,有钱是吧,每年两百万两军费拨款把宁锦防线交给你如何?丢了,砍头!刘毅讨价还价,可以考虑,请把山东、登莱划给青弋军作后勤基地,或者整个南直隶;扯皮,再还价,军费不用拨了,两地也不交税给朝庭,如何?可以预计:宁锦防…查看原文
刘毅得到台湾,制造总局估计会研究推广“晒盐法”,蒸汽抽水机、水泥咱都有,沿海土地多的是。后世台湾日占时期,晒盐场产量很大,估计海峡海水含盐量高、气温高、日头烈吧。这晒盐法可是比煮盐法成本低、产量大,再改进一下加工环节,可是优质精盐!再每年追加送崇祯350万两,算上前次50万两,合计每年400万两,顶上每年的户部正常税入了(除辽饷、剿饷)。皇帝最缺的是银子,睁只眼闭只眼默许刘毅介入盐业是大概率事件!算算帐:刘毅会不会亏?1.咱精盐而盐商是粗盐,咱低你每斤五文卖,焉能不畅销;辑私,谁敢?2.大明末天灾之后最低1.5亿人口(反贼也要吃盐),正常每人每年消费量7-8斤,咱占二成也是2亿斤,每斤两文税就…查看原文
大生产、大流通离不开金融业。刘毅铜钱铸规范了,方便使用,但市场规律“劣币驱逐良币”;就是说:青弋军制的铜钱人家会存起来,而把劣质铜钱花出去,结果市场上流通的还是那些渣渣;银子也是如此。怎么解决?就得有金融业。阮会长汇票不错,但只是其中一环而矣。银行应该出现了,存款给利息、发存折,总比把银两放在家“提心吊胆”安全吧,还能生仔---利息;有存款就有贷款,抵押、担保、信用贷,年利息不高于18%,这比民间借贷“九出十三归”低多了,贷款找银行---不用打广告!银子一两等于一贯一千文,什么鬼东西?元、角、分、文十进制才是科学!青弋军该铸银锭为银元,一枚一元兑足银一两,还有五角、一角小银元,五分、一分为铜铸…查看原文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崇祯九年准备接收台湾并移民,宝应县熊老板他们开始估计有些茫然,硬着头皮上呵。试想:移出十万人口,约两万户,投资不超过100万两银子,因为郑芝龙有些基础;每户带上土著奴隶两名,可以种一百亩田,一年两熟亩产五担差不多(也就是中原亩单季水平两倍);累计起来一年可生产一千万担稻谷,分一成就是一百万担,以大明的价格就是一担一两,西北可以卖二两以上一担;灾年价更高。这投资回报率达一倍以上啊!再观察一年,会更高点,毕竟生产条件越来越完善。到崇祯十一年,熊老板他们怕是要成“移民专业户”!泥玛,投资一百万现在到手了两百万;再投!后年岂不是变成了五百万现银?以后每年可以收获三百万两以上呀;若是…查看原文
大别山里革左五营对刘毅而言是个讨厌的存在,必欲除之而后快!问题是:1.这山区太大,涉及安庆府以外,还有南直隶庐州府、湖广黄州府、河南汝宁府,三省四府十几个县,单方面行动贼可游动;2.这帮造反老手在当地耳目众多,当地不法商人与其贸易,补充了给养。现在庐州府许知府上道,可送其一场富贵!让许知府出面联络其他两府及上级,刘毅暗中支持军力、出售军火、训练民团、指挥作战,让三知府和十几个知县立个大功,升官发财;这也扩大了青弋军外围势力。1.大兵压境迫贼游动,分方向迁光山里人家,建立环山隔离带,正好台湾需要移民,多多益善;2.沿平地县镇、大道、山口设坞堡,“囚笼战术”封锁;几万贼兵一两年盐、饭都没得吃,不战…查看原文
耐心等待三五年,才是刘毅发力的时候。当前编成十二个师,每师六千人,应该是种子部队,未来估计是二次、三次扩编,一师达到一万三再到二万人左右,固定为战术级基本作战单位;适时再根据作战需求三至五个师组成军,指挥六万至十万左右兵力,负责一个方向的作战任务。毕竟兵好招,将难得,独挡一面的将领稀少。当前十二个师,情报军和炮兵以外,就十个师;十府需要三个师,半岛两个,九州琉球两个,马上台湾要一个,最多只剩两个师的机动兵力。算上九州倭师整出两个,其中一个协防半岛或台湾;至于高丽师,战力稀松,搞搞维稳罢了 。三年内,青弋军最多能发动三个师(含仆从军)的军事行动。待打下吕宋驻防,几乎没有机动兵力了;师级扩编应该随…查看原文
大清立国之际,刘毅应该上书崇祯,请授予青弋军攻打建奴“便宜行事”之权,目的是造势!报纸也要发消息。崇祯目前状况:定是不准!说不得要挨通批评,无所谓。我刘毅政治正确!咱埋头发展,后面发生什么不测之事,与我无关;崇祯爱面子不会调青弋军征战。建奴定是青弋军头号敌人!刘毅杀父之仇,建奴后世两百多年的统治黑暗,一句话:家仇国恨!且待青弋军发展到二十万,必拿建奴开刀,上奏书、发檄文!打建奴除政治正确,也是捞银子、挣军费。插根筷子能活的黑土地,后世东三省三亿亩耕地,加上丢了的俄国远东,四亿亩是底数;明末土地就是钱!一亩一两银子就是四个亿。矿产也是十分丰富,没理由不优先打他!铲平建奴,刘毅最低也是国公爷了吧!…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