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登录 注册
找回密码
欢迎你:
短信
个人中心
我的书架
最近阅读
退出
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
太牛逼了,什么都能生产了。好球利害。
回复 0顶9
作品的发展也是在作者安排之下有了太多可行性,显得故事的发展十分的合理了。
特定人物的身份特长,特殊时代背景的依托,强国强兵强实力不远矣。
穿越的切入就是玄幻味道的前奏,明末背景的呈现,就是依托发展的根基。
强国不是梦,扎实的基础做为后盾,那么梦醒时日可待。
改头换面扭转历史发展轨迹的节奏哦,加油大大。
借助穿越人物的特长,发展工业,也是蛮有创意的一个切入点。
回复 0顶8
作品对于主角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的安排,突出了主角的现代基础知识背景。
穿越题材的作品,明末的特定环境,高级工程师的人物身份背景,缔造的传奇也必定不寻常。
强大的知识背景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东西,加上作者对于主角身世的适当安排,也让故事的情节发展多了一些合理性。
作者让主角充分利用现代的基础知识来发展,不过没有系统的技术支持,太多的科技发展也不会顺利吧。
拥有皇家的身世背景应该是故事的最好伏笔,应该是作者对于系统性安排的一种体现吧。
这么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在世界上就是无敌的存在,穿越福利尽显。
这么先进的装备当然是给自己,而别人只能用原始一点儿的,免得麻烦自己。
小屁孩居然不给大明铁矿,这可不是有觉悟的属国应该做的事情,必须好好教训。
四轮马车的事情确实是拥有四大发明却没有这种实用物流工具的一种短腿。
回复 0顶0
太快了,用不了几天估计飞机导弹就都出来了。
感觉有点像神秘岛。。。
回复 0顶1
作者不应该在明朝的历史背景下描写北京复兴门的相关故事。因为那时根本没有复兴门。 朱棣在元大都基础上重建的北京城,其内城共有九座城门,即前三门——东南门崇文门、西南门宣武门和中轴线上的正阳门(即前门);东侧的朝阳门、东直门;西侧的阜成门、西直门,以及东北的安定门、西北的德胜门。 北京的复兴门和建国门是日伪时期为方便交通,分别在西城墙、东城墙上扒开的豁口。建国门在东,复兴门在西,仅为两个豁口,未建城门。 综上,作者摆了个小小的乌龙,哈哈。其实,只要随便查一下资料,北京的内九外五共十四座城门都可以查到,在此作者有点儿偷懒儿,想当然了。
changbowen 回复 我的帆1953:谢谢纠正。你有较真精神,赞!
2019/1/1 9:39:20 回复
回复 1顶1
作者在第388章《罗贯中耍大刀》中提及三国时期是否有马镫时做出中国当时尚无冶铁的结论,该章的章名也由此而来。但是,这种认识是不确切的。 当时,燕云十八州(属现华北地区)的冶铁业已相当普遍,《北京志.工业卷.黑色冶金工业志》对此有明确的记载。上世纪60年代,北京境内还出土了一件汉代兵器——重达几十斤的铁锤锤头。从逻辑上说,如果没有冶铁业,这大锤是怎么来的?如果当时没有马镫,如何在马上使这么重的锤?据此,说罗贯中耍大刀至少是依据不足。因此,作者很可能冤枉老罗先生了。哈哈。即便当时马镫真的还未出现,因此就说当时没有冶铁业也是不恰当的。 俺这评论来的太晚了,真不好意思!我是昨晚才看到这一章。请多包涵!